“中国伞都杯”设计大赛收官!

发布时间:2019-12-11      阅读量:6911次     
  日前,第二届“中国伞都杯”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举行颁奖仪式,大赛产生了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最具人气奖,以及大赛“组织奖”。来自优安纳伞业科技提交的作品《水精灵》,获得大赛金奖。  
  设计师林御诚代表设计团队上台领奖。据了解,《水精灵》作品以水母仿生形态进行设计,通过改变传统雨伞的骨架形态、伞面线条、开合方式来表现水母在海洋中游动的状态,并通过开启伞柄底部的LED灯来表现。
  参赛选手林御诚:
  水母是比较透明柔软的(动物),我们想说雨伞是相对比较坚硬结构的东西,要怎么去实现,后来我们在网络上找了很多资料,也参考了其他产品,然后我们用一个扣环,把它往上收就可以把伞束起来,我们改变了以往雨伞的收折方式,达到更有机会落地,同时也简化了结构减少损坏率,同时我们设计出的结构在开关伞的时候,雨伞的动态会很像水母在海中游动的感觉。
  第二届“伞都杯”设计大赛自今年5月份启动,面向全球征集创新伞具设计。赛事通过5个多月共征集参赛作品1376件。经过评审,共有35件作品进入最后的终评。日前,大赛邀请来自全国设计领域的专家评委到晋江,对入围作品进行最终评定。其中不少设计机构也带来创新的设计理念。
  参赛选手黄锦锋:
  像我们公司是做自发电装置的,我们也是第一次设计雨伞,我们就是绿色环保,因为我们不用维护不用换电池,人走动的时候轻微的晃动都会产生电能,把这雨伞比如说放在汽车后备箱,汽车的震动永远都会储能,这一个头收起来它是手电筒,如果说要延伸设计的话,储完能之后是可以衍生很多应用的,这样的比赛也适合让我们这种跨界的企业或个人能带来一些新的元素。
  参与两届“伞都杯”设计大赛评委、台湾亚洲大学副校长邓成连认为今年的作品更加关注消费者使用场景的设计,对制伞产业落地转化有一定的启发。
  大赛评委、台湾亚洲大学副校长邓成连:
  雨伞的设计这个部分来讲的话,可以看到很多设计师,他们很用心地去找一些痛点,跟希望点来做一些解决方案,我从第一届就开始参与终评的工作,所以每一年都看到设计师的成长,每一年都看到思考的层面,跟设计的广度深度增加,对产业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包括对设计的重视和运用。
  福建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林伟看来在当前经济新形势下,晋江制伞产业以产品设计创新寻求突破是值得肯定的。
  福建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林伟:
  我认为举办这种大赛很有意义,晋江是我们的伞都,目前市面上的伞具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而且伞的毛利非常低,他们存在着价格竞争,在技术、设计上面创新应该是比较弱,我想通过大赛也在引导我们企业注重设计创新,利用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
  众所周知,晋江制伞行业一直以外贸出口为主。近年来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升级成为了摆在企业面前的共同出路。该大赛以“设计引领,突围伞业技术革新”为主题,旨在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晋江伞具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海峡伞业科技创新中心公司总经理丁敬堂:
  目前是算产能过剩的状况,整个制造业都是比较困难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产品如何走出困境,做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就是了解国内外所有的消费者,对雨伞的需求方向和未来趋势,我们利用赛事的活动,一个就是提高企业本身对创新的认知,第二就是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再一个就是对我们的设计人才,对雨伞的了解、引导未来的专业人才做一些铺垫。
  梅花伞业董事长助理陈仕天表示,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对设计技术的投入,为梅花在海外市场拿下了更多的订单,他期待通过伞业设计大赛能推动制伞行业在生产研发上进行创新变革。
  梅花伞业公司董事长助理陈仕天:
  通过这次“伞都杯”大赛,对我们的制伞企业还有整个行业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我们这次大赛可以让我们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还有在改革、理念、创意都有非常深的影响,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新鲜的活力。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杨西京在参加大赛颁奖后表示,晋江东石作为中国伞都,在产业转型中借助工业设计进行产业升级,引领着全国制伞业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杨西京:

  这两届(设计大赛)的举办是探索和尝试,产生出来的作品下一步就更加推向实用化,也就是用于我们更多的生产领域,用于我们更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来更好的满足我们消费者的需求,因为设计大赛的作品很贴近实际,也很贴近我们的消费者的需要,我想东石镇举办这个大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我们伞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43633408230841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