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发轫
志展宏图
前言
2021级视觉传达本科毕业设计展如期而至,恰似一场色彩与创意交织的绮梦,将学子们的奇思妙想幻化成视觉盛宴,定格下青春最闪耀的瞬间。每一幅作品都是思想与技法碰撞的结晶,每一位创作者都在用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着对设计的热爱与执着。展厅内,作品们以灵动的姿态,无声诉说着当代视觉艺术的多元魅力,展现出视觉传达领域的无限潜能。这不仅是对四年专业学习的精彩总结,更是对他们未来艺术征程的美好期许。愿这群怀揣梦想的追光者,在设计的道路上继续乘风破浪,用创意的画笔勾勒出更加璀璨的视觉华章。
动态海报设计
《大脑健身房》
动态海报设计
杨蕴琪
指导老师:洪涛
设计说明:
在信息碎片化和数字娱乐泛滥的今天,人类大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认知危机。大脑健身房"系列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现状,通过神经可视化与交互技术的结合,将抽象的大脑健康问题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体验,帮助公众理解碎片化时代的认知风险,并主动参与大脑训练。
《破界·新生》
叙事性动态海报设计
——以动态海报演绎器物修复的蜕变哲学,串联传统匠心与科技未来
陈蕾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修复不是对破损的掩盖,而是对物品记忆的二次创作。本系列动态海报以“破碎→重构→升华→革新”为主线,通过四大视觉篇章,展现物品从物理残缺到精神重生的抽象概念。每张海报以独特隐喻符号(蝴蝶、骨骼、机械臂等)构建叙事,将手工温度与科技理性融入动态设计,让“修复”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万物生,共呼吸》
——动态海报设计
韩青芮
指导老师:张迎春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以“植物的数字化重生和生命力”为核心,将植物从萌芽、舒展到盛放的生命过程,通过动态视觉语言,探索植物生命中的能量流动,将自然生长规律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字艺术,传递科技视角下的生态共生的环保必要性。传递出植物生长过程中自然生命的循环与不息。
插画设计
《梨园韵彩》
——京剧插画设计
胡冰倩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万古春秋,文化历久,中国京剧古今辉煌。此作品选取传统元素与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相结合进行非遗创新插画设计,以经典剧目中的主要角色作为参考,意在弘扬传统京剧,为京剧文化的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五禽志》
主题插画设计
朱家兵
指导老师:徐刚
设计说明:
本系列插画以“五禽戏”为内核,通过服饰考据、动态提炼、纹样提取等,构建起传统养生文化的视觉效果。角色风格既保留汉唐气象,又融入现代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视觉性的创新方式。
《仙侠幻境-万岁山》
插画设计
张竟曰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本毕业设计围绕万岁山仙侠园区展开,创作6张插画组成长卷,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手法,呈现仙侠秘境、御剑等奇幻场景。基于插画元素延伸文创设计,将文化特色融入实用产品,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兼顾。
《大凉山记忆》
彝族文化系列插画设计
张雅宁
指导老师:孟庆红
设计说明:
以彝族纹样为核心元素,通过解构与再创造,将传统火文化符号与现代插画风格融合。以鲜艳色彩勾勒彝族女性坚韧形象,让古老纹样焕发新生,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展现彝族女性如火焰般炽热不屈的精神。
《傩戏面具》
插画主题设计
南佳钰
指导老师:徐刚
设计说明:
本毕设以贵州傩戏为灵感,通过现代插画手法重新诠释传统傩戏面具、服饰。作品融合了傩文化的神秘色彩与当代视觉语言,旨在传播非遗文化,探索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宋氏风筝》
非遗主题插画设计
孙泓雯
指导老师:洪涛
设计说明:
“宋氏风筝”最先起源于北宋时期宋徽宗自己非常喜欢的的一种娱乐,后传入民间流传至今,成为开封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毕设旨在通过系列插画来描绘宋徽宗与宋氏风筝之间的浪漫故事,表达宋徽宗对宋氏风筝的喜爱,同时也对该非遗进行了视觉创新,进而更好的传播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品牌形象设计
《懒窝咖啡屋》
品牌形象设计
王紫茹
指导老师:朱瑜珠
设计说明:
“懒窝咖啡屋”以慵懒治愈为基调,logo中三花猫抱着一杯咖啡杯构成,诠释咖啡与萌宠的温馨碰撞。打造人宠共融空间,暖光萦绕、软垫相伴,既提供醇香咖啡,也备有宠物小食。懒窝咖啡屋让慵懒遇见温暖。
《锦茯韵》
茶品牌形象设计
王若函
指导老师:晋甜
设计说明:
“锦茯韵”旨在展现陕西茯茶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锦”字象征“品牌对茯茶的极致追求。海棠纹寓意美好、富贵与吉祥。窗棂的造型仿佛打开茯茶文化世界的一扇窗,表现出历史的韵味和现代设计的简约感。
《蛋白计划》
轻食品牌形象设计
张茜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本毕业设计聚焦“蛋白计划”轻食品牌形象设计,以健康、活力为核心,融合简约现代风格与营养元素,打造独特的品牌视觉符号、标志及包装体系。文创设计围绕品牌形象,将核心元素延伸至餐具、健身周边等产品,赋予轻食文化更多趣味与实用性,传递科学饮食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
《不流浪星球》
品牌形象设计
张振静
指导老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
“不流浪星球”以关爱流浪猫为核心,选用明亮黄色为主色调,传递温暖与希望。设计这一品牌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到流浪猫的生存处境,希望更多人能关心关爱流浪猫,领养代替购买,让更多流浪小猫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爪萌星球》
品牌形象设计
李媛媛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以宇宙星球为灵感载体,主轮廓采用圆润的粉蓝色星环,象征包容万物的温暖宇宙,亦是猫咪与主人共同成长的理想乐园。星球中央融入俏皮上扬的猫耳剪影,搭配杏仁状宝石猫眼,既保留星际的神秘感,又精准传递"猫咪专属星球"的品牌基因。渐变的粉蓝色调中,樱花粉传递柔软呵护的初心,星云蓝诠释值得信赖的专业感,交叠晕染出梦幻治愈的萌宠次元。外环采用无棱角流体设计,如环抱猫咪的掌心,暗喻品牌对宠物安全的极致追求。
《汪了个喵》
——宠物食品品牌形象设计
张笑钏
指导老师:洪涛
设计说明:
“汪了个喵”品牌以拟人化的猫狗形象与品牌名巧妙结合,打造出具有温度与辨识度的整体视觉体系。中英文品牌名与手绘宠物卡通形象风格统一,表达了“汪了个喵”在健康、安全、拟人化喂养理念下,为宠物打造快乐生活的品牌愿景。使该品牌平衡功能与情感,既满足宠物安全、健康的需求,也满足宠物主的情感价值,传递“陪伴与治愈”的价值。
《阿凯生鲜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张苗苗
指导老师:晋甜
设计说明:
阿凯生鲜品牌设计以"自然鲜享"为核心,提取蔬菜元素构logo,展现食材本源活力。主色调选用青柠绿与象牙白,搭配暖橙色点缀,传递新鲜健康与温暖服务双重感知。字体采用圆润矩形造,增强亲和力。视觉系统通过果蔬延展,构建年轻化、高辨识度的品牌形象,传递"每日鲜选,即食即美"的生活理念。
文创产品设计
《山西黎侯虎》
文创产品设计
陈欣然
指导老师:晋甜
设计说明:
山西黎侯虎文创产品设计聚焦于山西黎侯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采用IP形象创作与插画设计方式对传统元素进行年轻化表达,进而开发袜子、手套、伞具、束口袋等文创产品‚实现文化符号与现代生活场景的结合。
《零零鸭》
解压文创设计
张世斌
指导老师:吴鑫莹
设计说明:
“零零鸭”是一个富有亲和力和趣味性的鸭子形象,它代表了一种轻松、幽默、放松的生活交度,将“零零鸭”与“零压力”理念结合,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心理上的出口,也能帮助他们在压力中找到自我调节的方式。这一课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平面论计的视觉手段,将“零零鸭”形象与“零压力”生活方式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快节奏、压力重重的生活中,感受到放松和愉悦。
《徽风映坎》
呈坎村文创产品设计
高子怡
指导老师:晋甜
设计说明:
呈坎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本作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平面构成进行结合,运用简约的中式水墨风,选取了村内典型建筑与徽州三雕中的人物和植物结合来表现呈坎村如画般的意境。
《泥泥有灵》
淮阳泥泥狗文创产品设计
任芳欣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本设计提炼泥泥狗造型、纹样及五行色彩元素,以“人神共生”为核心理念打造双IP形象,融入插画与海报设计,通过萌化造型和动态场景互动,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打破非遗与现代生活隔阂。
《华豫万象》
张蒙
指导老师:孟庆红
设计说明:
本设计源于河南博物院丰富的文物宝藏,选取四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莲鹤方壶、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四神云气图、绿釉立姿陶狗)作为核心元素,将国风韵味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提炼传统纹样精髓,开发衍生品,并运用AR技术,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之道。该设计旨在以新颖方式唤醒文物的新生价值,助力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创新设计
及应用》
腰亚杰
指导老师:孟庆红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灵感源泉,保留其古朴线条与传统的色彩韵味,融入现代美学理念。通过扁平化设计与抽象化处理,使其适配多元载体,让朱仙镇木版年画焕发新的独特魅力。
IP设计
《绒质重塑——淮阳泥泥狗IP
的特色设计探索》
张蕊
指导老师:胡俊涛
设计说明:
淮阳泥泥狗作为河南淮阳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承载丰富文化内涵,是当地民俗文化“活化石”。但随时代变迁,面临传承困境。本研究以绒质材料重塑淮阳泥泥狗IP,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让古老艺术以新形式呈现,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助力文化传承与保护。
《豫见神兽》
IP设计
李晨茜
指导老师:陈琛
设计说明:
对河南博物院的“神兽”们进行IP设计,不仅源于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更与其历史背景、符号意义及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博物馆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艺术品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还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让传统文化可以突破“博物馆围墙”,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信息可视化设计
《乡村振兴视角下东昌葫芦非遗技艺信息可视化设计》
陈怡雯
指导老师:晋甜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动态叙事为核心,通过分层架构与交互逻辑,多维度呈现东昌葫芦非遗技艺的工艺脉络、文化寓意及社会价值。同时,以时间轴串联传承历程,桑基图映射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知悉度,环形图凝练精神内核。整体的视觉语言不仅融合了自然意象与技艺符号,还很好的平衡传统美学与现代简约,旨在以设计为桥,激活非遗的活态生命力与乡村振兴动能。
《班禅锦茶》
茶文化视觉信息可视化设计
秦艺帆
指导老师:吴鑫莹
设计说明:
该作品以中华传统茶文化为主题,采用视觉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主要针对“点茶技趣”以及中国的饮茶历史做出详细的论述,并由此延伸出“班禅锦茶”这一茶品牌。
绘本设计
《表》
——绘本设计
房穹霖
指导老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
以“时间焦虑”为切入点,通过修复停摆的怀表这一故事线进行绘本创作,将抽象时间焦虑转化为可感知的语言,引导情绪从迷茫转向和解,以非说教方式完成焦虑转化。希望可以为青年因人生迷茫引发的压力与焦虑提供情绪价值。
《小兔子乖乖》
儿童安全绘本设计
杜欣然
指导老师:徐刚
设计说明:
整个绘本作品从“关爱儿童安全健康”的角度出发,绘本创作的初衷旨在教导孩子们面对“自己独自在家时”会遇到的问题和情况。整个展示布置采用了“儿童房间一角”的想法来布置,更符合绘本的风格。
《童年货架》
绘本设计
张思毅
指导老师:洪涛
设计说明:
以“童年记忆的珍贵性”为核心,通过虚实交织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孩童对成长的渴望与对纯真时光的无意识留恋。通过“商品”与“记忆”的双重货架结构,将孩童的消费欲望转化为对情感价值的发现。设计上兼顾童趣与哲思,让读者在草莓糖的甜味与玻璃瓶的微光中,重新捡拾那些“以为遗忘的玻璃弹珠”。
《乱麻的星星》
绘本设计
丁奕文
指导老师:张迎春
设计说明:
绘本《乱麻的星星》从一名因与众不同而经受语言暴力的孩子的视角出发,结合能引起读者内心共鸣的情感类图文,通过易懂的信息传递形式揭露言语暴力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将情绪视觉化,融合丰富的色彩进行绘本的表达创作,呼吁人们接受并尊重不完美,并意在提升社会对个体差异的包容度。
《绿釉陶狗的使命》
绘本设计
彭伊蕊
指导老师:洪涛
设计说明:
绘本以“绿釉立姿陶狗”的拟人化视角展开,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讲述其从诞生、陪葬守护到被考古发现并陈列于博物馆的历程。主题聚焦于文物背后的生命感,强调其作为“忠诚守护者”和“文明见证者”的双重使命,传递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
包装设计
《上海伴手礼——豫园老城隍庙
梨膏糖秋梨膏》包装设计
牛浩培
指导老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
设计结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剪纸”风格和手法,对上海豫园老城隍庙梨膏糖、秋梨膏包装进行了再设计。插画内容包括上海著名新老建筑物——东方明珠、豫园、城隍庙,对其进行平面剪纸化创作,突出了产品的地域性特点以及产品的历史悠久。
字体设计
《甲骨新创》
——河南大学校训校歌字体设计
方宇鸿
指导老师:朱瑜珠
设计说明: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系统,也是汉字的直接源头,上承原始社会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关键地位。本作品名为《甲新创字体设计》,以河南大学校训、校歌为内容,以甲骨新创字体为排版,融入了河南大学漫长岁月、历史悠久的独特文化基因,承载着河大人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纹样设计
《万物生·苗绣纹语》
——苗绣纹样设计
孙嫣彤
指导老师:胡俊涛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以苗族传统刺绣纹样为灵感,通过结构与重组,赋予古老纹样当代视觉生命力。选取蝴蝶纹、鱼纹、龙鳞纹等经典图腾,分析其几何构成与象征意义,运用数字化手法进行再创造。在造型上,将传统纹样拆解为模块化单元,通过对称、旋转等构成方式重组,形成兼具民族韵味与现代美感的装饰图案。通过这次创作,既保留了苗绣的文化基因,又为其注入新的视觉表达,展现非遗艺术的创新可能。
UI设计
《植友》
——植物识别与智能园艺设计
袁萌萌
指导老师:胡俊涛
设计说明:
以“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UI融合生态美学与智能交互。视觉层采用自然渐变绿色系,搭配柔和圆角与流动有机形态,营造沉浸式园艺氛围。界面布局采用模块化卡片设计。植物识别页集成动态取景引导框,用户拍摄时可实时识别叶片轮廓;养护主页以“环境仪表盘”形式聚合光照、温湿度数据,异常值通过渐变光晕预警。功能入口采用场景化图标。设计细节强调情感化连接,多出以手绘风格插画装饰。
海报设计
《雾眸》
白内障科普性海报设计
杨佳琪
指导老师:朱瑜珠
设计说明: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此作品根据白内障患者症状视界为灵感,设计海报画面,通过年轻化视觉展示,构建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闭环,最终实现科普传播效果。引领大家了解白内障眼疾,呼吁人们爱护眼睛,关注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