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蕴中国·艺术教育创新成果展暨高校文创产业项目推介会”征集大赛

发布时间:2023-10-25      截稿时间:2023-12-15      阅读量:36252次     
  “艺蕴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创新成果展暨高校文创产业项目推介会”活动(简称“国艺展”),旨在展示各级学校艺术教育创新成果,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搭建文化创意项目孵化平台,促进文化艺术与科技、教育等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一、活动主题
  传承创新•跨界共融
  二、成果要求
  1、学生成果:立足专业特色,弘扬正能量。体现积极学生向上的精神风貌,高尚的思想境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2、教师成果:文化底蕴深厚,积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反映时代新貌,彰显学科特色,体现教学创新,以艺载德、以美育人。
  3、学校成果:传承经典文化,激扬民族精神,形式灵活多样,作品丰富多彩,突出“五育并举”之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征集对象
  1、教师组:全国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社会艺教机构教师。
  2、学生组:全国各高等院在校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在校普通中专生、职高生、中职生;中小学生、社会艺教机构学生。
  3、从事文创产业研究,文创产品开发、生产机构的相关人员。
  四、报送类别
  (一)艺教成果类
  1、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所属的艺术类专业(二级学科)作品及相关研究成果均可报送。
  (1)美术学类: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漫画、纤维艺术等。
  (2)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等。
  (3)音乐与舞蹈学类:音乐表演、词曲创作、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流行舞蹈等。
  (4)戏剧与影视学类:戏剧表演、戏剧教育、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等。
  (5)艺术学理论类: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文学类: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艺术评论。
  3、体育艺术类:突出健与美的精妙融合,鼓励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包括啦啦操、武术表演、艺术体操及相关理论研究等。
  4、专项研究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2)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服务、文创产业研究及艺术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等相关科研课题。
  5、教研成果类:
  (1)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新时代美育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等研究;
  (2)艺术教育创新成果总结报告、艺术实践活动及活动策划文稿等;
  (3)学校自主开发编写的艺术学科相关校本教材、专业论文、优质课录像、微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
  (二)文创项目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统计范围,在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行业中,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产生的文创作品,报送项目类别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文博旅产品创意设计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各类博物馆藏文物、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文化资源,城市IP、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文化元素为依据,设计独具特色的创意产品、项目等。
  2、工艺美术创意类:注重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和生活需求相结合,从材料、工艺等方面设计具有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报送类别包含但不限于:雕塑、金属、漆器、陶瓷、花画、编织、刺绣、珠宝首饰等有关创意产品。
  3、数字创意类: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鼓励学科交叉、领域交叉设计创新,作品类型包含但不限于动画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均可)、短视频、游戏设计、AR/VR/MR设计应用、交互设计、交互装置、电竞、H5、小程序、Flash、APP、电子出版物及基于网络的文化软件艺术设计作品或项目。
  4、其它创意类:IP衍生文创产品、生活美学文创产品、红色文创产品等。
  以上作品类别,单项、全面报送均可。
  五、报送说明
  1、参展作品一律要求原创,无知识产权争议或纠纷,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所有参展作品,以电子稿件的形式线上投稿,同类作品每人限报两件,不允许出现学校、作者姓名及其他赛事标识等信息。
  3、参展作品以院校、系、专业、团委等为单位统一组织报送,并严格按照报送表要求填写报送信息。
  4、活动流程:作品收集→作品报送→关注公众号(快捷查询)→作品审核→公布结果→人才建档→展示展览→成果推介。
  六、报送要求
  1、美术、书法类:扫描仪扫描或数码相机拍照,JPG格式,每件作品大小不超过3M。
  2、摄影类:黑白、彩色不限,单幅、组照均可,配有标题和文字描述;JPG格式,作品长边不低于3000像素,单张图片大小不小于2M;不得对作品原始影像删改、添加、技术合成等,可根据创意进行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及构图剪裁等必要的后期处理。
  3、数字媒体类:
  (1)视频类作品:MP4或MPG格式,附内容简介或创意说明,时长2~20分钟(不含片头、片尾),最低分辨率1280×720,视频最大不超过200M,简体中文字幕;
  (2)动漫作品:动画短片,创作方式及软件不限,片长2~10分钟,分辨率:1920*1080,H264,MP4文件;漫画分辨率不得低于300dpi,格式为JPEG/TIFF;
  (3)交互作品:需提交高保真文件和可交互的demo;VR作品需提交1080p正常视角录屏,其中全景VR需同时提交360度全景视频文件,实时渲染VR需提交可执行文件。高保真文件可以是设计图稿,可执行demo文件用H5或apk。
  4、设计类:
  (1)A3幅面、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4M,每件作品限4幅(文创设计作品展示图不限数量),需附作品主题、作品介绍、设计构思、整体效果图、外观尺寸图等相关信息;
  (2)小组形式设计参展作品,每组不超过6人;
  (3)推介成果报送要求,详见专用表。
  5、音乐与舞蹈类:
  (1)声乐表演:演唱风格、形式不限,作品MP3或MP4格式(无水印,有歌词字幕),时长为2分30秒-6分钟,并提交电子版歌谱;
  (2)乐谱:报送歌曲纸质歌谱电子版;
  (3)器乐演奏:演奏形式、乐器类别不限,时长不超过6分钟,MP4格式,全景录制;
  (4)舞蹈作品:舞种、舞蹈形式不限。提交作品剧照4张,时长不超过8分钟,MP4格式,全景录制,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6、戏剧与曲艺类:剧种、曲种、表演形式不限,鼓励地方曲种、小剧种和濒危剧种积极报送,报送要求同上(舞蹈作品)。
  7、体育艺术类:报送要求见舞蹈类作品。
  8、教研成果与专项研究类:课题、校本教材、总结报告、论文(不少于4000字)等成果WORD文档报送;微课视频为MP4格式,时长5~15 min。
  9、文创项目类:文化创意设计需紧贴大众生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创意设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项目具备创新性、产业落地性、文化价值性等。作品需提供清晰的创作草稿、最终作品(电子照片或电子稿)及详细的创作说明。提交的最终作品电子文件建议大于3M,保证图面清晰,每件作品提供4~8个版面。
  七、作品审核
  1、审核计分采用百分制,根据“原创性、文化性、艺术性、思想性、生态性、创新性、功能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市场价值与可实现性、人机工学及美学”等标准,按作品类别分组计分。
  2、本展分三级审核,审核委员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分类审核和综合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核工作。
  八、证书设置
  作品通过三级审核后,组委会根据参展形式、参展组别、作品类别,颁发相应证书。
  九、成果展示
  精选作品分类收录进《当代中国高校艺术作品年鉴》系列专业丛书(暂定名)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创成果影像资料库,公开出版发行,并进行线上宣传、线下巡展,多措并举构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格局,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十、项目推介
  组委会将以初审、培训、考察等形式,选出重点项目及项目路演名单,参与孵化对接、成果推介等系列活动,以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及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十一、报送时间
  每届两期报送,第一期报送截止时间2023年6月底;第二期报送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底。组委会以报送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分期发布入选作品结果。
  华光在线组稿收稿日期:
  2023年12月15日
  请将报名表及视频作品打包压缩发送至邮箱:3088083424@qq.com
  (一定要按要求重新命名!)
  十二、特别说明
  1、本展不收报名费用并全面反馈参展结果,供存档、宣传、上报等用途。需作品证书留念者,非会员单位自行承担制作费用(自愿选择是否制作)。
  2、该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优秀创作者可享受多项服务,详见活动受益。
  十三、活动受益
  1、入选作品,组委会将择优向知名艺术机构、拍卖公司和画廊等定点投放,以提高创作者的知名度和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2、入选作品,组委会择优推荐给相关企业,助推创意设计到产品的商业价值转化,由企业对作品进行商品化孵化,同时创作者将获取设计授权费用。
  3、积极组织参与征集活动的院校,优先纳入承办“国艺展”高级学术论坛、巡展等活动单位。
  4、组委会将组织国家级、省级审核委员会专家,针对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指导教师,按计划免费开展再继续教育工作。
  5、参展成果特别突出的院校,组委会联合国家级媒体进行专题访谈报道。
  十四、作品版权及出版
  1、报送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如有侵犯他人版权,作品发生版权、知识产权等纠纷,取消展览资格,后果由作者自行承担。
  2、入选作者同意授权组委会在全国艺教公益活动中使用该作品。
  3、组委会拥有参展作品出版、收藏和用于电视、网络、平面或广播媒体展示的权利。
  4、本活动发布内容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有关的任何未尽事宜,均由组委会进一步做出补充细则规定并进行解释。
  十五、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嘉辉老师、王启新老师
  电话:010-60700102(微信同号)
  网站:www.mxyyssj.com
  报送邮箱:myfh2017@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兴谷B区

https://mp.weixin.qq.com/s/5MfB3GSJloI-2XRdIoZ1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