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第四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获奖结果出炉
发布时间:2022-12-31
阅读量:11528次
文创大赛
12月19日,厦门大学第四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圆满落幕。大赛由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海洋与地球学院主办,海洋与地球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2022
大赛回顾
本次大赛设置大学生赛道和中小学生赛道,在往年的概念设计组、海洋应用组和手工创作组的基础上,增设了学习精神主题创作组,引导大中小学生通过文化科技创新的方式,学习宣传,激发大中小学生文化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良好风貌。
自比赛开展以来,累计收到来自校内18个学院、校外7个中小学的团队(个人)参赛,参赛作品共计150件。
大学生赛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比赛,邀请了厦门大学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楼红英,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罗萍,海洋科技博物馆管理教师张朝霞,文创美学产品设计师林栩蓉,校学生工作部(处)秘书胡凡及往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晨昱等师生担任评委,来自各院的上百名学生线上观看比赛。中小学赛道则以PPT、视频或实物呈现等形式进行作品展示,邀请了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组织员侯佳君,团委副书记蔡笑霜、张露月,往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晨昱等担任评委,共同开展线上评审。
大赛最终在大学生赛道中评选出一等奖(蓝鲸奖)4项,二等奖(海豚奖)4项,三等奖(企鹅奖)6项,还通过微信平台发起投票,评选出了“最佳人气奖”3项。在中小学生赛道评中选出一等奖(蓝鲸奖)1项,二等奖(海豚奖)1项,三等奖(企鹅奖)1项。
厦门大学第四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
一等奖(蓝鲸奖)作品展示
快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大学生赛道
创意与创新学院-周逸奇《蓝宝IP设计》
-概念设计作品
设计理念:为厦门大学海洋文化设计的创新IP吉祥物,寓意为“大海的宝贝”,将可爱少女作为海洋知识宣传者的形象大力宣传海洋文化,呼吁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之中。
海洋与地球学院-杨平、徐博林《烷基化壳
聚糖-凹凸棒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与应用》
-海洋应用作品
设计理念:通过海洋生物科技制作烷基化壳聚糖-凹凸棒复合止血海绵,提供了一种新型止血材料,希望能为急救医学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家清、黄盈悦《征程·
在路上》-学习“”精神主题创作作品
设计理念:万里长城与“新征程”的主题相契合,山川造型选用了古画《千里江山图》的配色。作品通过画面空间上的曲折变化加强“征途”的时间属性,同时通过功能属性的特点强化本身的时间性,当十二个月结束,月历将成为一个完整的立体摆件作品。
海洋与地球学院-陈笑雨、何璐瑶、吴媛媛、
郑婉茹、张溪行《深海藻语》-手工创作作品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海洋特色摆件和硅藻风铃的组合。摆件为微缩海底模型,其内放置了海洋生物模型等,底部增添了光座,并在表层塑造出波浪之貌,极具装饰效果,可用作小夜灯;风铃则是使用滴胶制作出主体后,再用UV胶刻画手工做出硅藻形状。二者组合增添了生活中的海洋文化气息,起到加强海洋文化传播的作用
中小学生赛道
厦门音乐学校-林子孟《海之家》
-概念设计作品
设计理念:这个Logo的名字叫做“海之家”,利用抽象的海洋生物元素组合成图,呼吁我们共同去维护海洋世界。
厦门大学第四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名单
大学生赛道
一等奖(蓝鲸奖):
《蓝宝IP设计》
创意与创新学院
周逸奇
《凹凸棒复合止血海绵
的制备与应用》
海洋与地球学院
杨平、徐博林
《征程·在路上》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马家清、黄盈悦
《深海藻语》
海洋与地球学院
陈笑雨、何璐瑶、吴媛媛、郑婉茹、张溪行
二等奖(海豚奖):
《生活中隐藏的‘杀’手——微塑料”科普微电影》
化学化工学院
句晨男、庄如筠
《Voice for the Ocean》
信息学院
张雨潇、张朝、张帅
《永远跟党走》
艺术学院
黄若男
《ONE海洋》
创意与创新学院
陈孔艳、伍子辰
三等奖(企鹅奖):
《The red tide is coming》
海洋与地球学院
潘丽琴、赖庭羿
《海洋之泪》
艺术学院
黄若男
《守护海洋生态我们
结伴而行》
创意与创新学院
马程程、何秋实、胡倡晗、王闻铎
《致敬》
新闻传播学院
文丽敏
《Colorful Ocean》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贾梦楠、胡水木
《赶海实用手册》
海洋与地球学院
唐松盈、韦雨彤、庄佳婷、陈敏芳
最佳人气奖:
《梦幻海洋》
海洋与地球学院
陈晓萱、陈雨莎、陈心妍、陈锦云
中小学生赛道
一等奖(蓝鲸奖):
《海之家》
厦门音乐学校
林子孟
二等奖(海豚奖):
《保护海洋生态》
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吴济帆
三等奖(企鹅奖):
《清水金沙》
厦门音乐学校
徐云峰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VK_lUfUf3GrNKLCZyEwD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