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获奖结果公布
发布时间:2022-05-17
阅读量:23404次
编者按:2022年5月14日,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评审会成功举办。针对榆林卫城大街较为单一的空间体验问题,本次竞赛以“城市美学再造”为主题,通过设计竞赛的形式面向全球设计师征集创意方案,为古城改造提供了多专业、多样化的设计思路。组委会邀请到数位建筑、艺术、城市美学等多领域专家及政府领导担任本次竞赛评委。经过评委们当日数小时多轮评图与讨论交流,为古城更新甄选出向古而新的,以人为本的创意方案。下一步将选取兼具创意性和落地性的优秀作品落地古城。
评审会现场©CBC
竞赛详情
COMPETITION DETAILS
榆林古城大街©CBC
陕西榆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榆林卫城更是塞北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城,有着“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榆林卫城大街是古城的精髓,这里弥漫着几代榆林人生活的烟火气息,承载着古城悠长的文化记忆,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然而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大街的发展现状仍存在着居民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古城未来运营动力不足,景观氛围需整体提升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品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成为这座古城的发展重点。
亟需增加的主客共享空间单一的空间体验简易的街道外摆有待美学提升的城市家具
©CBC
在此背景下,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榆林市榆阳区政府联合CBC建筑中心(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共同发起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本次竞赛是“相约榆林·对话古城”榆林古城更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榆林古城大街较为单一的空间体验问题,竞赛创新性的提出“城市美学再造”的命题,希望赋予榆林古城以城市活力再生的同时形成古城独特的气质与调性。同时,榆林古城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为保护古城风貌的整体性,我们提出以点状、针灸式改造的方式进行微小介入,以创意性设计提升古城小微负面空间,打造具有当代生活品味和审美品味的、有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Q-City榆林设计竞赛,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情↑
奖项揭晓
AWARDS ANNOUNCED
据统计,本次竞赛自发布以来吸引了国内外知名院校学生、青年设计师共近800组报名参加,参赛选手横跨建筑、景观、环境艺术、公共艺术、视觉设计等多领域、多学科,其中更有来自榆林当地的5岁小朋友踊跃报名参赛。最终,评委会甄选出最佳创意奖5组,优秀奖12组,入围奖23组。
最佳创意奖
The Best Creativity Award
《老街的新“窗”》庄霖、何嘉汶、谭伟仪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老街的新“窗”》©庄霖、何嘉汶、谭伟仪
部分插画素材来源:李宁静、Myeong Minho、Aeppol、Wendy Russell
设计说明
古城的大街很美,但更美的是大街上的生活与大街上的故事。其中最有趣的地方,或者说产生故事最多的地方,便是大街的树池。最初,设计师的想法只是提供一个休憩的空间,但是智慧的群众突破了设计师的上限,开展了二次设计,把树池与树池之间的地方,设计成“商店”、“书店”、“露天理发店”、“花店”等等,除了不坐人之外,什么都可以做。这是群众的智慧与市井的美学,因此该设计方案尝试延续大街的智慧与美学,用一个新的“窗口”去展现它们,这个“窗口”对内,它是收纳和规整;对外,它是展示与交流。在“窗口”中,每一位大街居民或外来游客,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去感受榆林之美的方式。
评委评语
该方案借助榆林大街上现有的林荫树,通过板材的不同组合,构成休息、商亭、阅读、儿童游戏、停车、种植等设施。手法简明灵活,功能多样,极大地提高了大街的空间类型,丰富了大家的体验,为大街带来活力,且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
——王向荣
评委评语
该方案十分用心,设计将木质方框和剪纸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搭配绿植花卉,削弱了建筑的冰冷感。形式上虽现代简约,但材质选择却与古城文化相呼应。窗景的理念很有意思,未来可以在里面增添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装置设计,吸引年轻人来打卡。本方案在不抢夺传统古街亮点的同时,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和时尚感,穿插于古街若干处会既美观又实用。
——韩云峰
《榆林•花斑》张雨濛、刘安棋、陈若洋GTL景观设计事务所、5+景观设计事务所、卡塞尔艺术学院
《榆林•花斑》
©张雨濛、刘安棋、陈若洋
设计说明
老街空间由建筑围塑,成为密集城市片段的“此间”,而六座古楼阁亦将老街区分为片段式的空间形制,相邻古楼之间便产生新的“此间”式空间片段。以老街为基准的鱼骨状街巷格局,六座古楼的“可通过性”瓦解了潜在的空间隔离,并孕育出新的交往可能。而老街落入失活现状,即便依托原始空间序列与偶发式空间展演,亦难以为继。该方案试图以“微介入”的方式,建构街道的使用模式以期获得新的活力链接,并以古楼阁为元点,产出更多维度的信息界面,以实现在“共存”母题下空间异化的可能,最终由空间原型中搭建的“此间”产出丰富的城市叙事情节。
图片
评委评语
作为景观设计团队的参赛作品,该方案首先关注的是整个卫城大街的铺面材质以及绿化的部分,关注点非常独特且实际。解决方案也是非常的巧妙,其不是以很夸张的方式改善街道公共空间的质量,而是通过铺地的切换,绿化的结合,地面高度微妙的区分,这些细腻的细节设计,激活了整体街道。在铺面设计的基础上,添设的各种小建筑也提供了休息空间、交流空间以及展览空间等多个丰富的功能。该方案充分体现了对现有老城区,以最小的介入手段实现最大改变的可能性。
——青山周平
《光盒作用》
陈贤湫、洪秀玲、陈斯斯
四川美术学院
《光盒作用》©陈贤湫、洪秀玲、陈斯斯
设计说明
本方案将设计点定位为公共卫生间的更新与设计。公厕的建筑设计首先要美观,给人良好的景观感受,其次整体设计可以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在传统历史文化景区要突出文化特色。所以本次设计的外形主要提取于古城中的拱门元素,外立面采用可活动的聚碳酸酯半透明阳光般板,增加造型的艺术性和互动性。古城的空间形态比较多样,分为大街、二街、街巷空间等。方案将不同功能形态的模型,根据场地空间类型、合理的距离范围、人群聚集中心、人群类型以及需求等进行放置,形成一个网络或聚散,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务并体现出城市美学。
评委评语
该设计选取古城拱门元素,外立面采用可活动的聚碳酸酯半透明阳光板,既改善了公厕形象,让公厕形态具有景观效果,又可以因地制宜,在多种空间场合中放置小型公厕,方便游客就厕。同时以生态公厕的方式进行采光通飘和异味清除,为古城公厕更新提供了创新形式。
——曾辉
评委评语
只有行走于榆林老街之间,才能了解到设计的深刻意义。无论是“公共卫生间”还是“公共艺术”,两者在功能层面和意识层面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将其能够成熟的表达,展现的是设计者的系统性思维和洞察力。
——戚山山
《卫城逸栈》
靳雅聪、穆建祥、于世伟、李秉蔚
大连理工大学
《卫城逸栈》
©靳雅聪、穆建祥、于世伟、李秉蔚
设计说明
该方案以生动的古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作为切入点,将攀爬的概念纳入到平直的街道上,增加街道的空间体验。当地随处可见的坡屋顶,儿童喜爱的露营帐篷形态演化为小栈的外形特征,S形攀爬-下降通道,一侧可攀爬至最高点俯瞰街道体会树上空间,一侧可经过树屋空间爬下,中间围绕树干做滑梯。在其他功能上:1.利用檐下空间生成相应形态座椅,坡面上增加座椅模块,满足居民观赏当地表演或观赏露天电影的需要;2.延伸平台空间可做连桥与其他小栈连接;3.延伸平台下空间可做一定售卖摊位或展览等空间。
评委评语
围绕大街的林荫树,设计立体的平台,形成休息、眺望、游憩、阅读、售卖等场所。设施单元简明,组合丰富,为大街带来了立体的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大街的空间类型,为大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
——王向荣
评委评语
该方案秉承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商业步行街中不仅提升了年轻人的体验感,同时也照顾到了作为父母的群体。儿童娱乐设施是城市家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方案从形式上来讲,三角形与古建的坡屋顶形成了呼应,并从体量上进行了视线分析,在不会遮挡原有建筑的前提下,格栅的设计具有透气感。带小孩前来游玩的游客可以在此休憩,如果可以再把迷你商业融入其中,给设施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和趣味,让孩子们在上面嬉戏玩乐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在座椅上享受一杯下午茶,也是提升体验感的一个不错的方式。
——韩云峰
《奇幻漂流》
周文静、王怡宁、杨焕焕、李雨桐
青岛理工大学
《奇幻漂流》
©周文静、王怡宁、杨焕焕、李雨桐
设计说明
该方案针对榆林古城街道上原有的公共休憩空间进行改造,旨在以城市家具为载体,从“微小”处介入。基于公共座椅的基本功能进行升级创新,使其在可以供人休憩交流的同时,实现废弃塑料瓶、玻璃瓶的回收利用,以及微小空间内绿植空间的升级。在人群使用方面,通过“奇幻漂流”这一座椅,连接起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将废弃塑料瓶、玻璃瓶经过当地手工艺人、老人小孩的创意彩绘或是书写心得,记录、延续榆林当地文化。设计在多者之间产生协同,实现可持续互动,从而焕发当地旅游文化生机。
图片
评委评语
该方案作为榆林古城公共休憩空间的城市美学载体改造,以城市家具为载体,善于从问题出发并进行创意。设计亮点是使公共座椅的功能可以实现废弃塑料瓶、玻璃瓶的回收利用,还能为微小绿植空间供水。该作品在满足休闲需求的前提下,关注生态环保意识,强调废弃物再利用,是社会创新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思考,值得提倡。
——曾辉
评委评语
方案以见微知著的方式对整个古城系统进行干预,这种有趣的方式,我认为是该作品最为具有特色的部分。整个作品抛弃了宏大的叙事,而是以极其近人的尺度和方式重新思考了公共座椅这个微小的城市家具的可能性,并且在落地性和诗意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点。通过运用旅游城市中最常见的废弃矿泉水瓶与座椅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构思巧妙,见微知著,轻质介入,操作性强。
——张海翱
优秀奖与入围奖
The Honorable Mentions and Finalist
恭喜以上获奖的设计师们!
评审现场直击
REVIEW MEETING
5月14日下午,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评审会正式开幕,本次评审会采用线上网站投票+线下展板评审的形式开展。榆阳区政府副区长付振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评审会。
榆阳区政府副区长付振©CBC
本次评审会由CBC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柳青担任主持,在她对竞赛背景及评审标准进行了介绍后,评审环节正式展开。
CBC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柳青©CBC
经过评委们热烈的交流讨论与几轮严格筛选,评委会主席曾辉宣布了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的最终获奖名单。
评审会现场照片©CBC
随着评审会结束以及获奖作品评出,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已接近尾声,来自社会各界的设计师在本次竞赛中都展现出了精彩的作品,引发了一场打破专业边界的城市美学体系讨论,并为丰富居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视角、新舞台。下一步将选取兼具创意性和落地性的优秀作品落地古城。
想要一览本届竞赛获奖作品全貌的朋友们也别着急,在接下来,Q-City品质城市计划会为您呈现获奖作品详细解读,想要了解参赛设计师们是如何以“城市美学再造”为主题,以贯穿榆林古城的大街为基底,打造城市美学新体系?请持续关注“Q-City品质城市计划”官方公众账号。
没有获奖的参赛者也不要灰心失望,打起精神整装待发,为下一届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期待在来年竞赛中能够遇见更加优秀的你们!
Q-City品质城市中国计划·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中国·榆林)评审会出席嘉宾
-评委会主席-
曾辉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总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总策展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传统工艺工作站负责人
-评委会成员-
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礼孝CBC建筑中心主任、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
韩云峰中林候鸟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院长
蒲净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青山周平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张海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实践院院长,奥默默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戚山山STUDIO QI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毕业生导师
夏磊北京清美道合规划设计院联席院长
付振榆阳区政府副区长
-评审会嘉宾-
柳青CBC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
区政府办、区发改和科技局、区住建局、区文旅文广局、区城投公司、区文投公司主要负责人
最佳创意奖5组
奖金30000元人民币/组(含税)+获奖证书
优秀奖12组
奖金10000元人民币/组(含税)+获奖证书
入围奖23组
奖金5000元人民币/组(含税)+获奖证书
主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
CBC建筑中心
(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榆阳区发改和科技局、榆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榆阳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榆阳区城市投资经营有限公司、CBC城市更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