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设计大赛,自发起之初到作品评审,得到各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共有来自121所境内高校和12所境外高校、367支队伍、1168名高校学子报名,收到177份有效参赛作品。其中,51份佳作突出重围。
经二轮评审,51进15强待获奖作品已出炉,参赛图纸首次公布!15支团队将进入最终的决赛,请下拉至本末查看答辩规则。
51进15强
答辩终评名单
2021·YANGQUNA
2021年11月9日-11日18:00为公示期。如有异议,请联系大赛组委会牛二:18576672213。
(排名不分先后)
任务点一:骆驼道村游客服务中心
《集》
设计人员:肖迪、易大中、李孟忆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设计概念拟将场地打造为一个集食馆。将场地内现有的窑洞形态延伸后形成并行的、有竞争关系的同类餐饮空间。由于场地处于聚落入口位置,设计拟将室外空间,原有及新建室内空间串通,形成由本地村民运营、旅游消费、休息集散功能的聚落主要集散地。
《窑上集》
设计人员:苏亮、余沛东、陈子莹、陈佳楣、叶柠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一是原有六孔窑洞的改造与新功能置入,二是院落改造,在院中加入半透板覆盖的折板屋顶,旅游淡季时不影响村民晾晒谷物,旺季时打造出一个集市灰空间。三是利用下沉空间打造文化展览空间,从下沉庭院一路延伸而上的楼梯解决了入村人流疏散的问题,形成下窑上屋的特色建筑形式。最后是民居的立面改造,将山川风光引入室内。
任务点二:小河村接待中心
《木里·三行》
设计人员:崔潇方、银晨晓、水浩东、韩文颢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以“三行”连接场地两侧三米高差,创造多条流线,满足场地通行需求。以钢木、玻璃、小青瓦回应当地传统建筑材料,使游客在建筑中可以看到远山和桃河,有行走在林中之感。在建筑中设置售票、接待、住宿、租车之外,还设置了展览厅,游客可以在此了解小河村的历史、文化遗产等。
《表里相生》
设计人员:袁佳钱
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
山西自古形容为“表里山河”,新游客中心方案以“表里”出发,从屋舍——院落、粗糙——纯净、外方——内圆、垂直——水平四个方面出发,实现游客中心“传统——现代”的表里相生。旧游客中心去除装饰外檐与新游客中心形成形体的统一,外立面置换为青砖,材料上新旧呼应。新游客中心在入口空间形成半高台地形成独特的场所空间,并限定街道空间立面。
《石廊房》
设计人员:朱明熙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
结构分为石砌墙结构、梁柱代石砌墙结构与梁柱石拱结构三种,分别主要运用于负一层、夹层和上层,对应逐层减少的建筑重量。从整体场地策略上看,场地与主要道路间有一层楼高差,因此底层反而比上层更加安静,适合做一种更为封闭的空间。上层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公共性非常强的观景平台。
《显山露水·石院锁翠》
设计人员:延茂松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
本设计在人、建筑、村子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三共的设计理念:共生、共情、共鸣。提取小河村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院、轴、石、梯等元素作为新接待中心的设计依据。宏观层面以“显山露水”为设计理念,把建筑抽象为山下河边的几块散落的石头,以石喻水,来体现小河村的山水文化。微观层面以“石院锁翠”为设计理念,提取小河村石家大院的院落建筑文化,结合场地内的几颗现有树木,以“院”为核心组织建筑空间的生成。
任务点三:牵牛镇村玉皇阁
《他·这·视change》
设计人员:冯智、王蕴伟
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场地位于牵牛镇入口处,当其本身的封闭属性与村口地理位置的开阔日常冲突时,无论日常生活在这的人还是非日常匆匆路过的旅人,都是时空与历史的第三者。通过对玉皇阁进行修复性设计,探讨在地的日常与非日常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方式,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将空间压缩,使体验者可以再同一个空间中感受不同的氛围感。
《水阁之间,流转古今》
设计人员:吴晓璇、刘硕、洪云
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通过下降现状地坪,复原原有水道等一系列环境修复与品质提升,使玉皇阁由“掩于地”重新“架于河”,呈现出完整的水阁相生的历史格局。在现有场地有限的历史遗存基础上,将村域内古驿道—岩崖古道、古递铺—牵牛铺等不连续历史信息进行空间转译,并植入文化展陈,串联成新的空间叙事,营造忆古—溯源—畅今三大区域,把这份历史遗产有机地传递到未来。
任务点四:辛兴村兽医站
《一半自然,一半烟火——微介入式乡村景观设计》
设计人员:侯珠琳、张恬霖、刘霄、任子扬、薛寓恬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设计关注地势低普遍内涝问题,营建多义性功能的乡村记忆场所,整体采用微介入景观设计。期望在提升村民对场地品质认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辛兴村知名度。景观调蓄性:设计景观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功能多义性:场地内完全室外的关帝庙门前广场,室内的窑洞及半室外的窑洞前场院。营建低技术:使用废旧材料及易得材料,运用当地传统营建技术完成设计。
《“窑望”——层层窑影归来去,汩汩清流入团圆》
设计人员:王涵、于洋、侯昱昊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
拱形元素的活动区意象化了传统记忆里“家”(窑洞)的形象,透过重重掩映的房屋(拱门)寻找其中独一无二属于自己归宿(等候自己的孩子和老人)的向往。总体规划上,周边空地和窑洞蔓延至山顶,与场地呈现出轴线的趋势,充分发挥古树和戏台的场所感。雨水处理上,对雨天的积水问题进行合理规划与积极利用,场地内的吸水植被可储存部分水分,同时地下汲水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水量,将过多的雨水排出场地。
《两台好戏》
设计人员:阎蔚清、夏杨、许海晨、于璟瑶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两个戏台,一组土方,一系列坡屋顶以及随处可见的窑洞元素。整体设计依然尊重关帝庙原有的建筑轴线。戏台设计为可变戏台。幕布可以上下拉动,从而满足村民对于观影和观剧的双重需求。同时,戏台可以起到对于原有的土质窑洞的保护作用,并收集雨水,落入土方中形成雨水花园,提供让更多公共生活顺利发生、更多人群使用的空间。
任务点五:下董寨村临崖餐厅
《悬·泉·驿》
设计人员:赵瑞洋、张进、张海娇、徐浩天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空间建构逻辑上,以晋中民居的形态特征以及空间特点为基点,划分尺度适宜的院落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在负一层石窑北侧置入下层庭院,增加了一系列的网红打卡场景,打造地上地下庭院、悬崖挑台、屋顶露台及无边际水池,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娘子关的山谷、激流、阳光、微风、细雨,与之互动,体验丰富的乡村自然。
《方圆》
设计人员:王维伟、刘馨茹、陈文悦、王梦玄、罗晟男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纸
设计说明:
结合窑洞的空间形态以及村落肌理,提炼出设计主题——拱,作为标志性建筑形态。按照功能划分不同规模尺度的模块置入基地建筑中,形成网格构架。将网格置入建筑,变体叠加网格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感受。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功能模块重组,运用粗糙的条纹混凝土,采用当地石材切割砌块,使得窑洞这种传统建筑以一种新的形态存在于人们视野中。
《窑·归故里》
设计人员:缑毅立、王垠博、刘明昊、韩琪、李迪
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窑洞是该村落的传统建筑形式,设计提取窑洞这一建筑形式,进行空间的拆解和重组,形成“Y”字形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关系,营造舒适的用餐和娱乐氛围,比如廊下灰空间,层层叠落的观景平台,大面的玻璃窗等的设计。设计保留窑洞空间,给游客带来山西古村独有的窑洞空间体验。同时将建筑打开使其渗透到村落,为该村注入新的活力。
《岩上檐下餐厅》
设计人员:贺紫瑶、石泽元
图片图片
设计说明:乡村生活的图景、古朴的村落建筑、奇异的自然景观成为设计的着力点,捕捉并融合这三种迥然不同的视野与氛围,并利用一条起伏的路径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原村委会办公室和负一层的窑洞被保留,其余加建选择拆除。每一层都能在屋檐观察下一层的活动,三层性格迥然不同的空间既相互隔离,又在视线上贯通。
(说明:公示期内,牛二将收集关于参赛作品质疑及举证信息。如作品涉嫌抄袭、套用等,请提供判断原始作者的依据。)
决赛答辩倒计时!
2021·YANGQUNA
大赛终评答辩安排
时间:2021年11月21日(周日)
地点:山西·阳泉
答辩规则:
团队上场顺序随机决定,每支团队PPT答辩20分钟,评委问答5分钟。
评审委员会成员将根据竞赛评选标准,在充分比较、合议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打分制评选,按照打分标准:现场评图得分*70%+选手答辩得分*30%=总分。由于可能存在分差较大对选手分数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所以采用加权算法。最终确定奖项等级与名次(允许产生奖项空缺)。
说明:
答辩为公开答辩,每支团队须准备PPT;
建议选手们准备作品模型或其他可展现的实物(自愿);
15强团队成员的食宿由当地负责,往返交通需自理。
图片竞赛小助手:牛二微信号:ivillages2213电话:18576672213
这是一次关于青年智力助力集体经济的尝试,众多的年轻建筑创意为山西阳泉带来了复兴的机遇和希望,同时,也在改变着当地村民对建筑的认同感。不论竞赛结果如何,期待更多的青年建筑创意能够汇聚成乡村振兴力量,助力集体经济活力的释放!
这个冬天,一起看见阳泉~
主办单位
中共阳泉市委人才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承办单位
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乡村复兴论坛
媒体支持
全球知识雷锋
《世界建筑》杂志社
新浪微博
执行单位
深圳市喜达荟传媒有限公司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pocbnB6CAe02UQRHIcbwvg